九墩塘,系清同治年间(1862—1874)曾任四川夔州府府台汪鉴所建。因汪鉴是六安人,退隐还乡后,在城外周边的沼泽地上挖低垫高筑成九墩,凹地积水成塘,并为纪念他的九房夫人遂命名为九墩塘。

1935年,时任安徽省第三区督察专员兼六安县长的河南巩县人武庭麟在九墩塘基础上建园,取西周大司徒教民的“知、仁、圣、义、忠、和”六条标准(见《周礼·人地官司徒》)命园名为“六德”。并同时将正对公园的东城墙中段新开一门,亦取名“六德门”,门上有楹联一幅“塘号九墩,三面青山横北廓;园名六德,一弯绿水绕东城” 。清末翰林王秋士曾写楹联“六城风景,如西湖,把酒快登临,四野桑麻收眼底;两岸园林,曲通南海,凭栏增感触,万家忧乐在心头”赞六德公园美景,只是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期,因战事频繁,管理不善而毁坏殆尽。其还曾名为“继红塘”。

1957年,在原“六德公园”旧址基础上建成皖西革命烈士陵园。园内遍植各种观赏树木和几处建筑小品,栽植400余株垂柳。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市委市政府决定下大力度改扩建皖西革命烈士陵园。2001年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还绿于民”的宗旨,将市政府办公区整体搬迁至城市南部新区,将该处黄金地段建成博亚市民广场,并先后完成了九墩塘活水工程、水岸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等,历时近5年时间,于2005年10月1日全新的九墩塘公园竣工开放。 |